能取得什么效果?除了操作者能力問題,項目投入的人力、時間精力、資金等問題不同自然結果不同,不做誰也不知道。

畢勝說,次接觸他曾一度抑郁,后來開始戒煙、跑步,還和李寧公司前CEO張志勇一起投資修建了北京朝陽公園5公里的塑膠跑道。他是個特別不愛表達的人,項目什么事兒你自己做主。

項目第一次接觸 ProjectFirstContact

市場上價格幾萬的奢侈品包,次接觸生產成本只有幾百元,次接觸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以及品牌溢價造成了100多倍的加價,而必要商城的目的就是打掉中間流通環(huán)節(jié)、打掉庫存,根據用戶下單進行生產,讓不在意品牌的消費者,用白菜價享受到奢侈品同樣品質的產品。最“恐怖”的是第四類用戶,項目因為網站大多包退,退貨可以選擇到付即可。畢勝說,次接觸我不是沒激情,我是不知道該干啥。

項目第一次接觸 ProjectFirstContact

類似的情況還有奧康,項目奧康的老總從來沒聽說過樂淘,但是因為在百度投過廣告,知道畢勝,算是給朋友面子,拿出了8000雙,放到了樂淘倉庫里。2005年8月5日,次接觸百度在美國上市,當天股票大漲354%,一夜之間百度出了8個億萬富翁、50位千萬富翁,240位百萬富翁。

項目第一次接觸 ProjectFirstContact

團隊從頭到腳看了一遍,項目發(fā)現除了鞋以外,項目衣服基本上被凡客做了,凡客和樂淘有三個共同的投資人,算是兄弟公司,畢勝與陳年住在一個小區(qū),也是多年的好朋友,連樂淘正在使用正的辦公室、公家具、網線都是凡客搬家后留給畢勝的。畢勝說,次接觸以前賣一雙鞋平均虧損達到78塊,轉到自有品牌后,一雙鞋有了5塊利潤。此前這幾家平臺都有補貼,項目對這類內容質量不高、項目版權存疑、不能正常接廣告商業(yè)化的自媒體來說,“騙取平臺補助”和“猜測算法規(guī)則獲取高額流量廣告分成”是主要變現途徑。對于平臺來說,次接觸海量內容供給之后,只有技術才能完成真正的打壓和審核。比如“震驚了”的UC,項目也發(fā)布公告處理了一批違規(guī)的公眾號,并且緊急上線了專注嚴肅的閱讀的UC名家。 一位做了兩年號的朋友告訴我,次接觸如今廣告分成沒以前那么好賺了,次接觸去年百家號剛開始推廣的時候,補貼非常豐厚,他一篇稿子最多能賺6000多塊的補貼分成,但現在,正常情況下,一篇稿子賺到1000多塊錢已算不錯了。有些人一天工作強度高達十幾個小時,項目每天能產出幾十篇水稿,一些做得比較早的號、加上權重比較高,已經能穩(wěn)定每天1~2千元的收入。